不同類型的添加劑對有機涂料與鎂合金表面結合力的影響存在差異,以下是一些常見添加劑及其作用機制:
偶聯劑
:分子中含有兩種不同性質的基團,一端能與鎂合金表面的羥基等基團發生化學反應,形成化學鍵;另一端能與有機涂料中的樹脂分子發生物理或化學反應,從而在鎂合金表面和涂料之間起到橋梁作用,顯著提高結合力。例如,γ -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能通過其氨基與涂料樹脂中的羧基、羥基等反應,同時乙氧基水解后與鎂合金表面的羥基縮合,增強結合力。
鈦酸酯偶聯劑:可與鎂合金表面的活性基團反應,同時其長鏈有機基團能與有機涂料中的樹脂分子相互纏繞,提高涂料對鎂合金表面的潤濕性和附著力。例如,異丙基三(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)鈦酸酯能改善涂料在鎂合金表面的鋪展性,使涂料與鎂合金表面結合得更緊密。
表面活性劑
陰離子表面活性劑:能降低涂料的表面張力,提高涂料對鎂合金表面的潤濕性,使涂料更好地鋪展在鎂合金表面,增加涂料與鎂合金的接觸面積,從而提高結合力。但如果添加量過多,可能會在鎂合金表面形成定向排列的分子層,阻礙涂料與鎂合金表面的直接結合,導致結合力下降。
陽離子表面活性劑:除了降低表面張力外,還可能與鎂合金表面的負電荷基團發生靜電吸引作用,有助于涂料在鎂合金表面的吸附和附著。然而,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可能會與涂料中的某些成分發生反應,影響涂料的穩定性和固化性能,進而對結合力產生不利影響。
非離子表面活性劑:能有效改善涂料的潤濕性和流平性,使涂料在鎂合金表面形成均勻的涂層。它不會與涂料中的成分發生離子反應,對涂料的穩定性影響較小。但過量使用可能會降低涂料的內聚力,影響涂層的機械性能,間接影響結合力。
增塑劑:主要作用是增加涂料樹脂的柔韌性和可塑性,降低樹脂的玻璃化轉變溫度,使涂料在固化后能更好地適應鎂合金的變形和熱脹冷縮。適量的增塑劑可以提高涂料與鎂合金表面的結合力,因為它能使涂料分子更好地與鎂合金表面貼合,減少因應力集中導致的涂層開裂和脫落。但增塑劑添加過多會使涂料的硬度和強度降低,導致涂層容易被磨損或刮傷,從而降低結合力。
填料
無機填料:如碳酸鈣、等,可提高涂料的硬度、耐磨性和耐腐蝕性。一些無機填料還能與鎂合金表面發生物理吸附或化學反應,增加涂料與鎂合金表面的結合點。例如,粒子能與鎂合金表面的羥基形成氫鍵,提高結合力。但填料的粒徑、形狀和表面性質對結合力有重要影響,粒徑過大或形狀不規則可能會導致涂料的流動性變差,影響涂層的均勻性,從而降低結合力。
有機填料:如碳纖維、玻璃纖維等,可增強涂料的機械性能。這些有機填料與涂料樹脂的相容性較好,能在涂料中均勻分散。它們與鎂合金表面的結合主要通過涂料樹脂作為媒介,纖維表面的活性基團與涂料樹脂反應,進而提高整個涂層與鎂合金表面的結合力。不過,有機填料的添加量需要適當控制,過多可能會導致涂料的粘度增加,施工困難,且可能會降低涂料與鎂合金表面的直接結合效果。
|